openEuler的虚拟机镜像使用官网提供的即可, openEuler RISC-V虚拟机安装文档
关于如何连接外网, 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了, 比如这些参考链接:
但这些文章看上去配置起来也都挺麻烦的, 所以我在这里记录一下我的配置方式.
NAT模式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官方提供的start_vm.sh中默认启用的是user mode network backend,
这个模式默认不能用ping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需要在宿主机上做一些额外的设置才行.
但用curl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是可以的.
这个NAT模式的额外开销比较多, 所以网络的性能也相对较差一些.
通过qemu-system-riscv的help帮助信息可以看到有如下的配置选项
1 | -netdev user,id=str[,ipv4=on|off][,net=addr[/mask]][,host=addr] |
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用宿主机上的网桥来转发虚拟机上的网络数据包,
但这个需要在宿主机上创建网桥, 然后设置iptables的转发. 感觉是有点麻烦的,
不过好在qemu提供来一个qemu-bridge-helper来帮助我们做这个工作.
关于网桥, 我发现我之前安装过libvirt-daemon, 所以有一个virbr0网桥已经有了,
1 | ip addr show virbr0 && brctl show virbr0 |
1 | 4: virbr0: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noqueue state D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
可能是因为我之前装过gnome-boxes吧, 所以创建网桥的步骤我这里可以省略,
只要安装过libvirt-daemon并启动来libvirtd服务应该就有这个网桥.
在启动qemu的时候, 直接指定-netdev bridge, br=virbr0,
QEMU就会启用qemu-bridge-helper来帮助我们做转发工作.
1 | -netdev bridge,id=str[,br=bridge][,helper=helper] |
根据QEMU安装位置的不同, 还需要提供一个bridge.conf文件
1 | cat /usr/local/bin/qemu-riscv64/etc/qemu/bridge.conf |
然后用的是时候还需要加上管理员权限
1 | sudo qemu-system-riscv ... |
用这种bridge模式的话, 网络性能相对更好, 而且也可以用ping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了.
更新软件包
更新软件包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 | SSL peer certificate or SSH remote key was not OK ... |
在更新软件包之前需要先同步一下时间. 一开始可以先手动设置一下时间:
1 | sudo date -s "2025-10-25 20:30:00" |
然后在可以连网更新软件包之后再同步一下时间:
1 | sudo ntpdate ntp.aliyun.com |